
酝酿这篇文章很久了。上个月去合肥拟上市公司真心集团做培训,主题是《微时代的自媒体》。头天晚上只睡了1个半小时,本想在高铁上打个瞌睡,结果在微博上查阅了半天邓文迪的信息。仅仅几条长微博,这个女人的前世今生全部有所了解,零散地看了一些微博评论后,民众的心声也有所了解了。
当时在高铁上,我就用手机记事本打出了这边文章的标题,《从邓文迪离婚案看微博和微信的前途》。确实,作为一名懒惰的信息获取者,那一刻,我突然更新了对微博的看法——微博不会死,微博还有戏。
我本能地讨厌网络上很多所谓的媒体评论人,如果说微博的火热有新浪微博当时的大力度广告、地面推广和微博事件推动,那么微信的营销功能完全是被这帮枪手炒起来的。微信还很不成熟,腾讯自己都还在探讨商业模式,何来那么多微信营销培训课程?
我写东西的习惯是离题万里,所以必须随时扯回自己一把。言归正传,呵呵。
我觉得中国的媒体很谄媚,这个大概和中国人血液中根深蒂固的奴颜婢膝有很大关系。记得当年邓文迪嫁给默多克,中国媒体简直疯掉了,中国人也简直疯掉了,像自己嫁了一样觉得倍儿有面子,那时候无数媒体的报道是邓文迪多么聪明有魅力,而10年以后,这才传出默多克提交离婚申请,离婚还没有成为定案的时候,中国媒体风向标又变了,说邓文迪是职业小三、没有家教、粗暴、有手腕……等等,媒体的态度,影响着大众的态度。我特别不齿这种谄媚的行为。
我发了一条微信说邓文迪离婚了,这条微信的回复数远远低于我平时脑残的自拍照片回复数。然后我又去新浪微博发了一条,反应热烈。再然后我刷微信的朋友圈,发现大家该干嘛就干嘛,没有人关系邓文迪是否离婚,而新浪微博刷屏的内容几乎一半都是邓文迪的离婚案。
这说明了什么呢?
1、微信以个人交际为准,人们更乐于关注身边的事情。
2、微信不允许转发,势必造成传播闭环,也就是说根本讨论不起来。用户无法看到陌生人的评论,缺乏争论和讨论的欢迎;用户无法对具体内容进行转发和点评,从而降低观点扩散度,缺乏长效、后续讨论行为。
3、群体特征:不可否认,新浪微博的用户教育程度高于微信。并且,相对来说社会精英圈层更活跃在微博上。我经常碰到一些年龄大的企业老板、董事长级别的人,不懂微博为何物,但是,几乎他们大部分都装了微信。这个比例不假,因为我特别关注这两个媒体的使用率。但是,并不是所有装了微信的人都会去玩朋友圈。也许他们微信私聊和搜索附近的人,以及捞漂流瓶的频率更高。
4、又要离题了。昨天帮我搞定100人微信群的腾讯的朋友,非要缠着我问我,为什么腾讯和360的打仗总是很被动。我懒得讲,因为他们都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记得3年前3Q大战刚起来的时候,我是通过QQ的消息窗口看到他们那个很低级的公告的,然后再一看,不断用各种信息窗口去申讨360,并告知他们的用户要怎么怎么样。我当时就和我那个朋友说:你们太笨了!!你们自己帮助360做了宣传!你们知道你们的弹窗有多大影响吗?你们知道你们不搭理360,默默搞死他多少重要吗?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腾讯庞大而忠诚的用户群,根本不在网上叫嚣的那部分所谓精英圈层。当时的环境下,中国有多少人上网?又有多少人关注网上的八卦?又有多少人关注两个互联网企业的八卦?又有多少人还愿意花时间来了解?又有多少人更愿意花时间来当五毛党发表看法??经过这样的层层筛选,剩下的人与腾讯庞大的三四线城市用户基础相比,根本不值一提。而且,这是一个公关战争吗?拼的是装机率,谁干死谁。如果腾讯不嚷嚷,结论是什么:对于90%以上的QQ用户来说,QQ必须是不可缺少的上网必用工具,只要有软件妨碍他们使用QQ,必须第一个删除,不用问任何理由。而剩余的10%所谓精英用户,他可以不用QQ,但是他不能阻止他所有的朋友用QQ,最后的结果是,不出1个星期,丫儿又给装回去了。
当然,我个人认为3Q大战360的得益真的在于腾讯的失误。不过关于周鸿祎的公关战术,本文不讨论,那又是另外一篇文章了。
举这个例子,其实是想说明腾讯微信的用户圈层,相对来说,还是属于娱乐导向性,至少目前来看是这样的,不太会有太激烈的价值争论,因此像让微博风骚无敌的“约架”、“对骂”事件基本不大可能产生,少了这样的基因,媒体也缺乏性兴奋点,再加上传播的闭环,一定程度上封锁了信息的传播,这反而是微信的短板。
5、微信到底前景如何?越来越多的营销专家其实也看到了这一点,提出新的观点:微博做宣传、微信做服务,二者应该协同作战。呵呵,看似美好。如果微信增加转发功能呢?当然,这并不是说微博没戏了。微信的发展如何取决于微信高层对微信的定位。腾讯要干的是一件大事儿,根本看不上所谓的媒体效应。再说了,做媒体有什么好?又不赚钱,还容易被国新办国安局盯上三天两头删帖、敏感词,做了多年门户的腾讯岂不明白媒体之苦?所以,一些寄希望微信于媒体属性的专家们真该煽自自己一个大嘴巴。微信的未来是生活服务工具,从QQ的成功来讲,腾讯在复制另外一个QQ产品,从闭合端口的个体通讯工具,到闭合端口的企业管理工具。不需要轰轰烈烈,但求稳重扎实精耕细作。这才是微信未来的方向。再简单说来,微信根本不需要做媒体,他们的野心在于取代传统的CRM客户体系,取代传统的人工服务电话呼叫体系;取代传统的SP营销体系;颠覆现有的电子商务格局,撼动阿里巴巴构架的电子商务模式。
再简单来讲,如果说传统的QQ、传统的网购、传统的电商是基与PC机为基础的互联网,而微信想做的就是整合所有形式的移动终端为基础的互联网新世界。
所以,微信不想做媒体,微信也不会去抢微博的生意,微博大可放心好了。至于微博,我的观点是,既然做游戏、地图、社交达人都没戏,不妨好好做好媒体吧。真的,有影响力的媒体始终还是牛逼的,找准自己的定位,好好经营你的用户,别被这部分鼓噪的专家抢走了你的用户。
6、微博为什么还能生存下去?不仅仅是因为微信根本不想抢他的生意。还因为人性。我常常说微博是一个最大的名利场,人人都有站在舞台中心展示、显摆、受人膜拜的心理。大V们需要这样一个平台去装逼。所以,很多草根大V离开了微博又回到微博,而很多名人大V从来就没有离开微博。他们说:微信不好玩。是啊,缺乏了镁光灯下群体膜拜的心理感受,微信有再多粉丝别人也看不到,大V得何等寂寞?企业可以为了卖东西而做好微信客服,大V们只顾装逼去了,谁有心思和一个看不见的单个粉丝对话啊。
本文作者:上海莱媒公关创始人 吴娟 转载请注明出处。努力工作,精致生活。工作请关注新浪微博@吴娟彼岸 生活请移步微信:lyifeng6683 公众账号偶尔更新:wujuan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