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互联网的1.0?即由网站单向传输内容。而2.0则意味着由用户创造内容。那么自媒体公众号们算1.0还是2.0?对于网站和平台提供者来说,自媒体们当然是用户,是内容的生成者,是平台上可以规模化产生内容并且具备一定影响力而拥有大量粉丝人群的意见型用户。对于粉丝们来说,自媒体们其实是1.0,只不过这个1.0由传统的官方信息媒体或者以信息传递为盈利目的的商业工作,变成了摸得见看得着的草根,或者名人。
请所有对微信于2014年3月13日傍晚,进行大规模屠城封杀包括“大象公会”、“凤凰微媒体”、“罗昌平”在内的诸多微信大号,想发表看法喷微信或者挺微信,或者其他从背后找出种种蛛丝马迹、分析原因、目的、企图的人,先弄弄清楚这两个概念。
当平台干涉内容 则平台命之不久矣
对于一个2.0 主旨的信息平台,当发生平台人为干涉内容、管控内容的时候,这个平台的生命力就不长了。很简单,2.0的魅力在于充分挖掘了群众智慧。早些年常泡BBS的人会知道一句很有名的话:“高手在民间”。确实,无论是“封杀王老吉”体现出来的同仇敌改,还是“凡客体”、“陈欧体”大肆流行,以及让人爆笑不已的“神回复”、“PS帝”层出不穷,最大的原因就是2.0时代极大挖掘了民众的智慧,诞生了一个又一个无以伦比网络事件和具有大众归属感的网络文化。
所以,当一个平台开始干涉内容的时候,则是在采取强权手段压制民间智慧。关天茶社、铁血论坛等著名论坛的式微,一方面原因可以归结为网络大环境的变化,网友们喜新厌旧,而另外一个方面的原因则是因为政府加强网络舆论管控,内容生成和言论不再自由,造成大量优秀写手的流失。
所以当任何平台以任何借口和理由干涉内容的时候,其实是披着2.0 的外衣在干1.0 的事情,表面上依旧是开放平台,实际上只允许用户发表平台允许发表的内容,还是1.0时代的单项传播。即使有大V、有自媒体、有粉丝慷慨激昂的平台,可终于是捏着裤裆在平台可控下的自欺欺人。
微信根本就不想做媒体 会错意莫怪君无情
我曾经在去年邓文迪和默多克离婚的时候,写过一篇广受传播的文章。在当时大家都还认为微信的对手是微博,腾讯的对手是新浪,并且还没有阿里巴巴什么事儿,阿里巴巴也还没有表态要做来往的时候,我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微信的发展如何取决于微信高层对微信的定位。腾讯要干的是一件大事儿,根本看不上所谓的媒体效应。再说了,做媒体有什么好?又不赚钱,还容易被国新办国安局盯上三天两头删帖、敏感词,做了多年门户的腾讯岂不明白媒体之苦?所以,一些寄希望微信于媒体属性的专家们真该煽自自己一个大嘴巴。微信的未来是生活服务工具,从QQ的成功来讲,腾讯在复制另外一个QQ产品,从闭合端口的个体通讯工具,到闭合端口的企业管理工具。不需要轰轰烈烈,但求稳重扎实精耕细作。这才是微信未来的方向。再简单说来,微信根本不需要做媒体,他们的野心在于取代传统的CRM客户体系,取代传统的人工服务电话呼叫体系;取代传统的SP营销体系;颠覆现有的电子商务格局,撼动阿里巴巴构架的电子商务模式。”
对,以上内容说的就是:微信根本就不想做媒体,不想做内容的开放平台。所以,事情就是:一个只做1.0 的平台上,哗啦啦去了大量2.0 的玩家,一个完全对媒体和信息生成没兴趣的苦逼产品经理,忽然有大量擅长内容的玩家对他喊,你怎么这么不好玩啊?!好吧,再举一个通俗的例子,就好比北京城的有一卖艺不卖身的姑娘,有一天忽然接待了从东莞来的大把“慕名”而来土豪客户,对她喊“喂,姑娘,你姿势不对!”这不扯蛋吗?最关键的是,这帮人要真是土豪也罢了,他们还不在台子里消费!!!京城又有大批嫩模外围女听说东莞来土豪了,纷纷到台子里去钓凯子,于是土豪们指着那帮嫩模们对姑娘说,你看我给你带来了这么多潜在客户,你从她们那里收一点酒水饮料钱吧。。额,那个,我也给姑娘们做个“如何泡到高帅富”的培训课程,顺便植入一些广告赚点小钱。我们各大欢喜,怎么样?再说了,我要真成土豪了,还不得真消费你吗?(不好意思,口味重了点,我还是个女人啊!嘤嘤嘤)
OK,虽然很黄很暴力的段子。但是,你们懂了吗?微信不想做媒体,微信不需要自媒体和大V,不需要内容。所以,不要怪微信无情。
微信到底想干嘛
有人说微信对自媒体和大V们狠下杀手,可能不想重复新浪微博的老路,也可能有政策的压力。不想重复新浪微博的老路,根本不对,上面说了,微信不想做媒体,对这部分根本没有兴趣。政策压力?有一点,但是不是最大。关键原因在,微信的媒体属性被拨高以后,这会妨碍人们看清微信真正的功能,影响微信的未来战略布局,以及广告营收。
目前已经很严重影响了。广告主们对微信错误的认识,导致营销结果的期望值落差,导致腾讯新的战略野心没有办法推广。当然,期望值的落差,也许也不完全是广告主的错误认识,而是腾讯也曾经寄希望尝试过,微生活、微购物的惨淡让腾讯痛定思痛,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当然,我不认为微生活和微购物是错误的,而是大环境!社会的变革和人们的消费习惯需要一定时间的量变,现在这个方向不是说做错了,也不能说做的时候不对,而是还没有到那个爆发点。
微信到底想干嘛?前面说了,腾讯企图依靠微信重建未来的互联网格局。这个格局不仅仅在信息、沟通、商务以及娱乐。而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生活方式的综合整合。也许未来,门户新闻网站会消失、现有网店模式会消失、BBS会消失、QQ会消失……在微信的平台上,可以满足人们吃穿住行玩乐工作学习的所有需求。我们的未来,或许小孩子们没有办法想象曾经我们那么依赖PC机,没有办法想象我们获取资讯需要去新浪、购物要去淘宝、导航要用地图、找美食要去大众点评、搞基情要去美空网、当愤青要去天涯……因为微信全部可以实现,或者说微信可以让你现在的需求不见,而产生新的需求。
微信和内容生成者们的博弈关键时刻到来
可以说,微信也经历过很漫长的彷徨犹豫期,从去年大规模封杀过一批垃圾营销账号后,又遮遮掩掩放宽尺度,到昨天大规模屠杀自媒体账号,说明微信想清楚了自己的路子,并且也对未来的出路找到了信心。
新浪曾经在论坛时代想染指2.0,但是因为缺乏经营价值写手,以及长期耕耘门户擅长1.0的采编团队限制,即使从外面挖了不少有名的2.0玩家收归运营团队,投入大力人力和精力的锐论坛始终没有成气候。所以,当年微博横空出世一扫天下,新浪团队那个爱啊,实在是太爱了,太心疼了,所以在内容上采取几乎完全开放的策略,并且有锐论坛的惨淡教训,他们不敢干涉内容啊!不敢得罪大V啊得供着啊,甚至连营销账号也不敢惹啊!!得讨好啊!
继新浪自己企图批量培养营销账号没有成功以后,也封过大号,可惜大号集体抗议,新浪哪敢得罪大V啊,立刻怂了。然后新浪又开发了微任务平台,企图从营销账号们身上分一点羮,可惜营销账号不卖帐啊!连30%的提成都不肯给新浪啊,不少大号都不愿意进驻微任务平台,再加上微博易兴,微任务计划很快流产。再然后,再然后,新浪做了什么?你们猜也猜不到!托管!新浪乐居的编辑都去给房地产企业托管微博账号去了!!!惨淡至此,实在不忍心直视!
OK,回顾新浪微博的血泪历程,想说的是,自媒体人和微信的博弈关键时刻到来。微信此次封诸多大号,实际上也只是探探路。如果大家都认了,那么好,以后按我的规则了。我们用1.0的思路继续做自媒体,你可以通过我的平台来建立自己的自媒体,但是对不起,内容必须是我喜欢的。此外,微信不是自媒体平台,搞搞清楚,自媒体只是我大微信诸多核心业务之下的边缘性产品的一丁点儿衍生内容。
那么,自媒体号们,如果你们想依赖微信,像当年营销账号干掉微博那样来干掉微信,你们必须要有所动静。带走你们的粉丝。比如玩周鸿祎的那个套路,说腾讯强权,剥夺大家的订阅全力,企鹅霸主,让企鹅滚出动物界!腾讯胆子很小的,最怕被别人说他们霸权,嘻嘻,从腾讯和阿里巴巴干架,特地说申明说微信没有屏蔽淘宝链接就可以看出来,腾讯的软肋是“业界良心”。最怕被说霸权、垄断,所谓心里有鬼,胖企鹅确实做过太多抢人生意挖人祖坟的事儿,曾经被周鸿祎一战搞得名声险些臭掉,这两年好不容易重建声誉,最怕这个。
否则,该干嘛就干嘛吧,封了号别激动。等大微信赦免。
P个S:植个广告。我对来往很有兴趣啊。。先不说马云砸了多少钱在来往身上,而是从来往投重金在湖南卫视以及收购line等等路子来看,我觉得来往不像大家说的那么惨淡。用户体验是可以慢慢改善的嘛,老马擅长打翻身仗,擅长以小搏大。无双,我又给你们做广告了,你快给我发个微信大红包!!
本文作者:上海莱媒公关吴娟 转载请注明出处。努力工作,精致生活。工作请关注新浪微博@吴娟彼岸生活请移步微信:lyifeng6683 公众账号偶尔更新:wujuansh